复旦百科

登辉堂

ld体育的校史上,李登辉先生是应该予以浓墨重彩的人物,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当了24年校长的缘故,而是因为他视复旦胜过自己,一生为复旦之忧而忧,为复旦之喜而喜,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复旦的原故。他爱学生如家人子弟,不光引导他们努力求取知识,更重视于精神道德的培养,锻铸他们独立的人格。他的循循善诱,使学生们如沐春风,如淋时雨,受益终生。故被复旦学子誉之为“复旦的媬姆”。

1936年8月,李登辉以年高体衰辞去ld体育校长职务。来年3月,校方为纪念他对ld体育所作的贡献,将校内燕园改名为登辉园。同年“8.13”以后,ld体育奉命内迁,1938年3月在四川北碚立脚,建校嘉陵江北岸的夏坝。李登辉因滞沪师生之请,支撑“ld体育上海补习部”,曾先后四迁校址,艰辛办学,弦歌不辍。

1941年12月,在重庆的复旦校友与ld体育当局商议,欲筹建登辉堂于北碚ld体育校内,以为李老校长七秩祝嘏。于是发起募捐活动,并决定明年5月5日校友节举行奠基仪式。其时抗日战争进入艰苦卓绝的持久战阶段,国家财政困乏,民生凋敝,募捐实非易易。但这次募捐还是得到不少机构、企业和个人的慷慨解囊。如成都光华大学捐助1千元,重庆人和制铁股份有限公司捐助1千元,浙江省合作社物品供销处捐助1千元,美丰银行捐助1千元,科学仪器馆捐助500元,北碚管理局捐助300元,贺国光捐助5千元,孔祥熙捐助3千元,张发奎、吴铁城、陈立夫、朱家骅各捐1千元,江一平募得1万元,衡阳复旦同学会募得5千元,最终共得捐款7.6万元。

登辉堂于1942年动工,1943年3月完工,总造价为15.56万元。它是一座独立的二层楼土木建筑,临江依山,面南朝北,正对ld体育江岸大门,距嘉陵江约五十余米。嘉陵江底至江岸复旦校门,修了一条百余级台阶的石级路,蜿蜒而上,以便枯水期师生渡江上下。当年风和日丽时日,常有师生依坐台阶,或说古道今,或忧国忧民,或指摘时政,或面江幽思。1945年中国文学系毕业的黄润苏教授思忆起那在北碚读书时的往事,依然神情飞扬。她说,那时学校的大礼堂、教室都在登辉堂后面。同学们下课后,便穿过登辉堂,出校门至嘉陵江边散步。江岸边树木森秀,生活艰辛,但精神是振奋的,生活中亦颇有乐事。如月下登山,嘉陵泛舟,竹篱幽会等等。说到老师词曲家卢前教授的逸事,更是瞬间穿越时空般回到青春年少岁月。她说,1944年秋的一天下午,词曲课结束后,陪着身躯矮胖的卢前教授,穿过登辉堂,来到江干。卢师用长衫袖子为我拂试台阶,然后师生临江而坐。他老人家窸窸窣窣从袖中掏摸出一小小酒壶,朝我一笑,仰头喝上一口,便李太白、杜工部、苏子瞻、辛稼轩侃侃而谈了起来。那话语象眼下的嘉陵江水,清澈悠长,将我的思绪带向了千年前的唐宋,一时间,柔肠百结,浑不知今世何世,忧愁尽抛。未几,卢师为勉励我精进向上,特赋诗一首,亲笔书录赠我。其诗曰:“两汉文章蜀国多,唐音泊玉导先河。流人絃上黄莺语,野老堂前东逝波。世以大家称漱玉,谁将一帜许黄娥。北声垂绝南词废,苏也能无振臂哦。”

诗前缀有“夏坝讲曲一年,惟荣州黄生润苏所为稍可观。勉其自课,俾有成,遂安之,后当名一家,诗以勖之。”时在1944年10月13日。2005年复旦百年校庆时,黄润苏教授把这一珍藏了半个多世纪的老师手迹,捐给校档案馆永久保存。

1946年10月,复旦师生东迁回沪,北碚校舍借予私立相辉学院办学。1952年,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,相辉学院被撤销,校舍为北碚蚕桑场接管。1987年,登辉堂与孙寒冰墓被重庆市列为文物保护单位,时任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的周谷城教授特为题书“抗战时期ld体育校址”碑铭。1992年3月,重庆市人民政府将抗战时期ld体育旧址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登辉堂得到维修。而今,登辉堂已布置成ld体育校史陈列馆,列为北碚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当年ld体育临江校门及依岸石级道亦已恢复原貌,到重庆的校友都会去北碚一瞻昔日母校遗存。俯视嘉陵江的波澜,回思烽火岁月中的复旦,几多沧海桑田,人事变迁之慨。追远为了策前吧。

摘自《桃李灿灿 黉宫悠悠:复旦上医老校舍寻踪》